十四.八仙嶺大火
二○○七年二月十日,星期六;上午九時半,在沙田馬鞍山。
好幾輛旅遊巴士停泊在距離學校正門不遠處,司機和幾位書記及老師做過登記後,伸手望望腕錶,跟著返回旅遊巴士。
「各位同學,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將要起程的囉!」
「張主任,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張主任,怎麼你會挽著兩束百合花?」
「因為我們一會兒會順道探望兩位老師。」
「探望兩位老師?今天不是旅行日嗎?」
「沒錯。不過我暫時賣個關子,一會兒會向大家解說。」
在一所中學的操場上,聚集了一班師生。學生們穿上冬季運動服飾,白色長衫運動衣配上深黑色長褲,老師們穿上便服,某幾位還戴上鴨舌帽。其中一位穿上淺黃色運動衣的男老師,將兩束百合放進攜來的一個籃子裡。
籃子裡有一個盛著清水的瓶子,將百合花的莖浸著。
他是張主任,大學一級榮譽畢業後仍特意進修和考取教師專業證書,返回母校任教。他左邊臉上有一塊很明顯的瘡疤,樣子不太討好。然而憑著他的教學熱誠、有禮的待人接物態度,甚至是細心輔導校內遇上難題的同學,兩年的時間已深得同學們的愛戴。
這時,站在雨天操場的程校長看見他,慢慢地走近對方身旁。
「張主任,今天的遠足旅行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程校長。上星期天我已經親自到過那兒一趟,實地考查,應該沒有大礙。今天亦特地帶備很多急救用品,即使遇上事故亦能第一時間作出應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經十一年。雖然我是個新任職的校長,知道當年的遠足旅行,和今天一樣。是二月十日,星期六。」
「嗯,因為這樣,我特意買了兩束百合花。一會兒經過春風亭的時候,向兩位救了我性命的恩師說聲謝謝。是他們的精神,改變了我的一生。」
張主任先是望望程校長,然後低下頭望著籃子裡盛載著的兩束百合花,再抬起頭望著晴朗的天空。過了一會,他返回眾同學中,引領他們前往旅遊巴士。
點算人數後,張主任提示司機可以開車起程。沿途中,同學們各自精彩。一些在車內高談闊論,一些取出零食吃過不停,一些取出數碼相機在拍攝一番,一些則聽著便攜式音樂機、望著車外的景色。
過了半小時,旅遊巴士停泊在大尾篤效野公園管理站。張主任按人頭點算,再將學生們以五人一組,每組自行選出組長作名字點算,確定人數和各人到齊後,開始前行。
走了一段路子、跨了約百多級石梯級,同學們可以看到一座涼亭。涼亭的牌面從右向左寫上「春風亭」三個大字,還有一些小字,可是因為距離太遠看不清楚。然而,同學們看見涼亭外邊放置了幾束花朵,無不感到驚奇。
在幾位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分組地到春風亭參觀。張主任從籃子裡取出兩束百合花,蹲下身子細心地將花束放在地上。他跪在地上,閉上眼睛,默默地守了一會兒。
約三分鐘後,他站起來。同學們看見他的舉動,感到有點奇怪。其中一位同學看見春風亭內牌面寫上的字,好奇起來。
「你剛才在學校提及過要探望兩位老師,是周志齊老師和王秀媚老師嗎?」
「嗯,他們是我的老師。十一年前我和你們一樣年紀、就讀中一的時候,亦在馮堯敬中學就讀。」
「張主任是我們的師兄?」
聽到主任剛才的說話,伴隨的五位同學異口同聲地叫喊。張主任點點頭,跟著抬頭望著天空,晴朗的、沒有幾躲白雲。想起十一年前的當天,發生了一件悲慘意外。
※ ※ ※
「各位同學,現在以兩人為一組按高矮排隊,準備乘搭旅遊巴前往大埔八仙嶺。到達那兒後,我們先集合點名,然後一起攀山遠足。」
「周老師,聽班長說,今天的遠足路程會比較難走,是嗎?」
「遠足是一件講求體力、對身體和意志作出挑戰的活動。不過不用擔心,老師們不會坐在一旁躲懶,定會陪伴你們一同努力走路,而且會走比你們多的路。」
周老師戴眼鏡、短髮,是個平易近人的男老師。就在這個時候,在後方傳出兩位男同學爭吵的聲音。一位女老師經過,於是問。
「快些還給我!快些還給我啊!」
「陳偉泉,怎麼了?」
「王老師,張永勤取了我的水壺。」
「張永勤,你平日上課時總愛搗蛋,現在又欺負同學嗎?」
「誰家說我剛才在欺負他?」
「看你個子細小,卻經常愛欺負同學。」
「我只是和他開玩笑而已,還給你吧。」
「那麼你們現在握手言和,同學間應該互相支持和幫忙。」
「我才不要握他的髒手!」
說罷,張永勤故意將兩手端在自己身後,然後轉個臉兒準備向前走。看到他的舉動,王老師無奈地搖搖頭。將這段糾紛處理過後,眾人有跌序地走上旅遊巴士。王老師擁有長髮、鵝蛋臉,一位同學們非常尊敬的女老師。
沿途,四十九名學生與四位老師一同唱歌猜迷。經過半小時車程後,來到大尾篤郊野公園管理站。眾同學下車後,依著老師的指示在一處空地集合。
這個時候,張永勤將脫下的外衣披在身上,不小心地掉了一包東西在地上。周老師剛巧經過,看見地上有一包香煙,頓時眼睜睜地望著他。
「張永勤,這是甚麼東西?」
「這個、這個嘛,不知道為甚麼會在我的外衣裡。」
「你知道校規不允許學生吸煙的嗎?」
「老師,我只不過是藏有它而已,根本沒有吸煙。」
「現在快將它丟到管理處的垃圾筒裡,不然我會作出行動。」
「知道……」
張永勤彎下身將香煙撿起,然後背向老師朝管理處走去。來到一個垃圾筒前,他並沒有將香煙扔丟,只是在一瞬間將它收回自己的衣袋裡。只是,他的一舉一動都給老師看見了。周老師無奈地搖搖頭,跟著調頭朝其他同學走去。
開始的時候他們拼勁十足,沿途有說有笑,有些同學還唱起歌來。只不過,走了約兩個多小時候,腿子已經感到酸麻。部分同學當時嚷著不想走下去,只想坐在一旁乘涼,跟著折返回校、回家。
周老師看見眾人只是剛剛跑了一會便感到疲倦和氣餒,於是拍手為他們打氣。
「各位同學,登山遠足對身體好。這正好是考驗我們意志力的時候,依地圖位置來看,我們已走了約一半路程。」
「哎唷,怎麼走了大半天,才一半路程?老師,你是不是被地圖騙了?我已經感到很疲倦,雙腿已不聽使喚,不能動囉。」
「我的雙腿也是這樣。周老師,不如你揹我們上山好嗎?」
「哈哈,這是個很好的提議,不如老師們現在分工將我們一個一個揹上山?」
「當然不好。你們年紀還輕,不要因為遇上少少困難會認輸嘛。來吧,我們繼續向前走,繞過這裡你們可以看到優美的山嶺。」
來到仙姑峰的時候,好幾位同學慢慢地嗅到空氣中隱約傳來火燒東西的氣味。不消一分鐘,各人都嗅到這種氣味,眾同學亦開始感到焦急和驚慌。
※ ※ ※
「是山火嗎?」
「張主任,那麼你們怎麼辦?」
聽到主任的回憶,幾位同學屏息著氣,一邊追問一邊留心聽下去。
「當時我們只是察覺到,空氣中隱約地伴隨燒東西的氣味,初初還沒特別留意。心裡只是在想,應該是附近的人在燒烤吧?」
「燒烤?這兒沒有燒烤場吧?」
「如果我們再向前行走不遠的話,會到達一個營地。只不過,當時的方向是由山下吹過來……」
※ ※ ※
「王老師,看!那邊的草被燒著了。」
「是啊!這邊亦有野草被燒著,還看到火光呢!」
站在一塊大石上的兩位男同學,環顧四方後叫喊起來。這時眾同學開始著緊起來,心裡慌亂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周老師先安撫眾同學,其後察看自身的地理位置和附近環境,緊急地與同行的三位老師商討。
周老師跑到剛才兩位同學站過的大石上,視察附近環境。
當時的情況,東、南、西三方已有火頭,唯獨是北面沒有被火包圍。老師們最後得出結論,只要向北面跑,便可以逃離被山火包圍的危機。聽到老師的說話,同學們開始慌亂地向山上跑。
「各位同學且慢,我們不要一窩蜂地向前擠擁,這樣只會嚷成混亂和發生意外。想著現在就像平日在學校進行火警演習那樣,有跌序地、不要慌亂地一個跟一個朝山上走。」
「沒錯,我會留在後方,保護你們。依現在的風速和火勢,我們仍有時間脫離危機,各位同學不用擔心。」
就這樣,他們守跌序地朝山上走。只是,眾人心裡不約而同地感到非常著急,恐怕因為走避不及,眾人最後會被山火包圍。
跑了約十多分鐘,發覺北面的路徑是一面峭壁,看來他們被一塊大石阻隔著前路。這下子,眾同學顯得異常著急。有兩位女同學害怕得哭了起來。眼見火勢因風向和乾草朝北面急速地燒過來,眼前只有一個救生辦法──跨過這個峭壁。
「各位同學,經過老師們的商討後,我會留下來撐扶你們到壁上。其餘同學跟隨三位老師向上爬,跨過石壁後不要逗留,記著向前方走,不要回頭,知道嗎?」
「周老師,不如讓我也留下來幫忙。」
「嗯,好的,王老師。那麼我們分工,我負責撐扶男同學,你負責撐扶女同學。」
「各位同學記著,快些走,攀過大石便能脫身。」
「沒錯,爬過石壁後不要逗留,一直向前跑……」
說罷,同行的兩位老師爬過石壁後,從上方伸手示意幫忙。這時,兩位在石壁下的老師亦開始借助自己的身體向眾低年級同學施以援手,抱起他們、藉自己的肩膀讓學生能夠爬過石壁。
「陳偉泉,我讓你先爬。」
「張永勤,我的身體比你高大,不如你先爬。」
「你說你先讓我?謝謝你,那麼當我爬上去後伸手拉你。」
在早上出發時曾經爭吵的兩位男同學,這時顯出互相幫忙。只是,火勢乘風急速地燒到他們那兒。眼看見身後是熊熊烈火,還未攀過大石的同學顯得份外焦急,一些女同學不能自已地哭著,王老師一邊撐扶,一邊安慰。
※ ※ ※
「張主任,那麼最後怎樣?」
「結果,有十一位同學被火燒傷,周、王老師和三位同學因為來不及爬過峭壁而……」
說到這裡,張主任兩眼泛有淚光。雖然事隔多年,當時的情形仍是歷歷在目。說到這裡,他伸手摸摸自己的左邊臉龐,禁不住嘆了一口長氣。
「那麼說,你在臉上的疤痕,是當時山火造成的嗎?」
「嗯,不過我已經算很幸運的了。當時有很多同學受傷的情況要比我的還來得嚴重。」
「如果今天遇上山火的話,周主任,你認為大家可以安全地避過火災嗎?」
其中一位女同學環顧四周,看到自已身在一條路徑上,不期然地問。只見張主任調頭望望她,點頭,還投以一個肯定的微笑。
「這個我絕對有信心。首先,在舉辦是次遠足活動之前,我已經預先和朋友到來這兒走一趟;其次是我的背囊裡盛裝了很多毛巾和食水。」
「毛巾和食水?這些有甚麼用途?」
「自從當年的意外發生後,外界一直檢討造成是次意外的原因和可以預防的工作。其中一個學者們建議的,是當被山火圍困的時候,不應該朝順風方向走,亦不要朝剩下未被燒的地方跑。」
「不要朝順風方向走我倒是認同,逆風可以減慢火山蔓延。可是,不要朝未被燒過的地方跑,難道說我們要向火海裡跑嗎?」
繼續聽張主任的說話,一位男同學感到非常迷惑。張主任望望他,點點頭。
「沒錯。因為火燒過的地方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再燒,即使風向轉變了,甚至逆轉,林木已經被燒光,不能繼續燒下去呢。」
「唔,始眾沒聽過朝山火處跑,況且衣服萬一被燒著的話那怎麼辦?穿過火場嘛,恐怕我做不來,其他同學也做不來吧?」
「只要你們濕著身子,尤其是褲子和鞋子,不理會一切地向山下跑,便會安全。現在這麼說當然不容易理解,只要想著,如果一直朝山上跑的話,最終只會被山火追著來燒。」
「張主任倒是說得對,試想當我們跑到山頂處的時候,假如四面都有山火包圍,這個時候應該往哪裡逃?」
「剛才你曾經說過,背囊裡還盛有毛巾,哪有甚麼用途?」
「毛巾是用來掩著身體,甚至是臉孔。當你衝過火場的時候,其實最可怕的不是火,而且濃煙。只要我們肺部吸入一定的濃煙後,肺部沒有足夠氧氣,整個人便會失去智覺昏倒。」
「我們現在明白了,謝謝張主任。」
「好了,我們已經落後一段頗遠的距離,現在暫時不要談下去。」
看見其他同學站在前方遠遠的地方等候,張主任拍拍雙手,他們繼續向前走。又過了約三個小時,終於走畢當天設定的路線路程。同學們返回大尾篤,無不感到自已擁有非凡的力量,竟然可以連續不斷地走五個小時山路。
嗯,他們其實中途有停下來休息和用膳。休息的時候,為了讓身體不會受到太大承受力和壓力,老師們建議眾同學不要將背包放下。
返回集合地點,老師點名確定人數和學生名單後,他們登上旅遊巴士,同學們早已感到渾身沒有力量。這時剛巧有一輛救護車響著警號,旅遊巴士司機慢慢地將車子停泊在一旁,先讓救護車通過。就在這個時候,張主任再次想起當天山火的情境……
※ ※ ※
「通話,通話,發現被困師生,人數約五十。」
「收到。那兒情況怎樣?」
「有四人嚴重燒傷,還有十多位學生身體有不同程度燒傷,我們現正進行急救。看來要多派救護車和動用直升機救人。」
「收到,我們現在加派人手……」
張永勤被一位救護員包紮好頭部後,聽從指示登上一輛救護車。同行的還有周老師,只不過他全體被燒傷,躺在擔架床上毫無反應。
「報告,大埔區救傷第二小隊,現在正返回大埔醫院,距離還有約十公里。由於傷者頗多,要求緊急應變和轉介。」
「收到,我們會即時通知上鋒。你們先回到診所再作安排。」
在駕駛救護車的司機聽到通話器傳來的回應,心裡應到奇怪。他一邊高速駕駛一邊向同僚詢問:
「現在已經動用緊急應變,為何我們不直接前往威爾斯?個人認為,這樣至少可以省下四至五公里車程。」
「這個我亦明白。只不過,記著我們救傷隊的工作,是負責將傷者送往醫院。至於將病人轉介,是醫院的職責。根據我們的守則,不可擅自轉介。」
聽到對方的回應,司機倒是感到有點不甘。過了幾分鐘,終於到達大埔醫院。當時急症室大門早已大開,很多醫護人員站在門外守候。待救傷車停下來後,醫護人員將傷者從救護車抬下來,送進急症室。
待醫生觀察和檢查後,他們將好幾名燒傷得嚴重的師生轉送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救護員再次急速地將幾名病人搬到擔架上,再抬到幾輛救護車裡去。
「該死的!剛才不是說過要直接將他們送到威爾斯嗎?」
「不要動氣,這是我們的守則啊……」
※ ※ ※
「張主任、張主任!你剛才在發呆吧?」
「哦?不,倒不是呢。只是在想起一點事情而已。」
「多謝你今天講解了那麼多遠足時遇上山火的應變方法。」
「不用道謝,我認為各位同學平日也應該學習這些知識,尤其是遇上危險時應該如何作出應變。無論怎樣,記著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保持鎮定和冷靜。然後細心地觀察和分析附近的環境,這樣的話,一定可以大大地減少意外發生。」
說到這裡,同學們點點頭,旅遊巴士繼續朝學校方向行駛。
─ 僅此劣作悼念王秀媚和周志齊老師在八仙嶺山火捨已救人的崇高行為。
─完─